当前位置: 首页>>学习交流>>正文
学习交流

慈悲、教育和生命成长

2016年09月30日 10:40  点击:[]

近日,接触了一些人,读了一些书,思考了一些事,想得最多的就是慈悲与教育和生命成长的关系。  

提起慈悲,我们就会想到宗教。本来“慈悲”一词就来源于佛教当中。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,称为慈;同感其苦,怜悯众生,并拔除其苦,称为悲;二者合称为慈悲。佛陀之悲乃是以众生苦为己苦之同心同感状态,故称同体大悲。又其悲心广大无尽,故称无盖大悲。具有慈悲情怀的人,常常是佛教当中提到的菩萨与佛,一些高僧大德也会具有这样的情怀。在佛教之中,佛也即是人。而具有慈悲情怀的佛,显而易见是人修炼的结果。佛教之中,把有着这样潜质的人称作具有慧根。即便是有慧根的人,如果不修炼自己,也不会抵达菩萨与佛的境界,也就不会拥有真正的慈悲情怀。我们常说的菩萨心肠,就是指有了慈悲心的人。  

我理解的慈悲是,慈悲与爱密切相关,爱的生成又在情之上,所以我们常说慈爱,说起慈爱我们就会想到老人,想到上了年岁的人,想到慈眉善目,在那些饱经风霜的老人身上,眉目之间都会看到善良。于这善良之间透露出来的爱,已经超越了私与欲,是那种无私无欲无求的爱,没有欲望的爱。能有这样的无私无欲无求的爱,一方面是因为生命成长过程中,年龄、身体、生理的限制,更重要的就是生命的修行的结果。如果还有欲求,那就不是真正的慈与爱。这种爱有别于正值青春华年的少男少女的那样的欲求之爱,少男少女的欲求之爱刚烈如火。慈爱强烈却不是因为欲求,那是生命本身的光华。而悲与爱与情也同样是不可分离的,分离的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悲心,具有悲心需要一个人具有感同身受的能力,别人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,因为如此才会救人于水火而不顾及自己。做不到这一点,那不是慈悲。现实世界中,说慈悲的人多,做到的人实在是太少了。物质的繁华,人心的险恶与莫测,冷漠了人心,麻木了人心。冷漠与麻木是慈悲情怀生成的最可怕敌人。而冷漠与麻木同样是教育的最大敌人,被教育者的冷漠和麻木的结果,只能以丧失生命的敏感性为代价,没有了敏感性也就没有了创造。所以,我们今天呼喊创造,不改善员工麻木的心灵,这不是妄谈创造又是什么?所以,根植心灵的麻木,是培养创造精神、创造思想和创造能力的前提。在这方面,宗教做的很好,但凡宗教,都是教人向善的,从这一点来说,宗教有太多值得教育界来思考的东西了,遗憾的是很多教育者依然受近世“传统的教育观念”影响,对宗教关注太少。以前我就思考和怀疑过,教育的根本问题。从字面来理解,宗教就是教育的祖宗,现在看来教育的起源来自宗教是没有错的。宗教虽然教派林立,思想各有差异,但都是教人做人的。  

再回到慈悲的这个问题,我们往下看,慈悲的品质关涉了生命的敏感性,也关涉了想象力,关涉了精神的独立。这些东西都是生命成长不可获缺的元素,没有这些品质的发育,难有成长。佛教讲心口意的修行,讲心口意的一致与和谐,这就是宗教信仰的好处。有了信仰人的精神系统就不存在冲突与分裂,所以有信仰的人没有自杀倾向,只有那些失去信仰的人才会精神分裂。  

佛教的慈悲还与智慧紧密相联,有此情怀的人,才能有智慧。因为悲的结果是要帮助受苦受难的人超拔痛苦,也就是要帮助他人超脱生活的苦海制约。没有智慧是做不到的。教育的使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要使受教育者具有智慧,那么智慧的生成,是不是该从培养慈悲心下手呢?这个问题是不言而喻的。慈悲就个体而言是我说的这样,而一个人如果能把这种个体的慈悲向上提升,就会关注人类群体的苦难,对群体的爱与帮助群体超拔苦难,不正就是大慈大悲吗?  

教育想要找回丢失的人文精神,是该关注和研究一点宗教的,应该从中吸取一些有益的东西,而不是一味的否定,也不应该仅仅关注所谓的科学。其实,当我们走近佛教就会发现,人类的许多物质文明佛教在建筑、音乐、艺术等方面也同样创造过辉煌的成绩,甚至至今有些方面科学也难以超越。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。  

(注:文章出处http://zhoumogang.blog.163.com/blog/static/4218162012312101133484/,此文被《教育时报》转载http://jysb.shuren100.com/2012-09/22/content_37851.html#)

上一条:大学中优秀课的三要素 下一条: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

关闭